快递物流网-快递大全提供快递单号查询、快递网点查询、快递电话查询,包含国内外知名快递公司单号的查询、快递价格查询,同时用户可以发布快递供应信息。注册
新闻资讯企业中心产品中心行业展会同城快递同城物流单号查询知名快递快递网点快递电话地名查询邮编查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快递资讯 > 内容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构筑“四梁八柱” 推进绿色转型

发布时间:2024-9-12 9:23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李 禾

  9月2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迎来了重要时刻,第一批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正式挂网。这批项目覆盖了首批方法学发布的全部4类项目,其中共有造林项目8个、红树林项目2个、光热项目3个、海风项目16个。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通过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当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的40%以上,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市场。

  不久前,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审议通过了《2023、2024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配额总量和分配方案》。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说,自2021年7月发电行业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顺利完成两个履约周期工作。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牵头开展第三个履约周期的相关工作。该方案结合新工作形势要求和各方意见建议,作出优化调整,比如,将履约周期从两年一履约改为一年一履约,以此缓解扎堆交易问题,提升市场活跃度。

  制度框架夯实运行基础

  我国碳市场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制碳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自愿碳市场)组成。

  “强制碳市场对重点排放单位排放行为进行严格管控,自愿碳市场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两个碳市场独立运行,并通过配额清缴抵消机制相互衔接,二者共同构成全国碳市场体系。”清碳技术(无锡)有限公司CEO崔伯龙说。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政策法规基础框架已搭建完成。”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夏应显说。此前,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范了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等活动。今年5月,国务院颁布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首部专项法规,这部条例构建起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制度框架。《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与《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共同形成涵盖“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的多层级制度体系,为全国碳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夯实了基础。

  当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成效逐步彰显。《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显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成交额较第一个履约周期分别上涨47.01%、125.26%。2024年上半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月均成交量达366.82万吨,同比上涨174.9%。2023年,全国火电碳排放强度相比2018年下降2.38%,电力碳排放强度相比2018年下降8.78%。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机制也日趋完善。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重点排放单位、注册登记机构、交易机构、技术服务机构等各司其职,保障碳排放数据核算报告与核查、配额分配与清缴、市场交易与监管等环节顺畅运行。

  监管创新遏制数据造假

  数据是市场化减排机制的“生命线”和基石。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我国建成了全国碳市场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对数据质量风险进行智能预警,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手段,有效遏制了数据造假行为。

  记者了解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采用MRV制度,即对重点排放单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监测、报告及核查。MRV制度在确保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公平、有序运行的同时,还能提高市场透明度和可信度、降低重点行业碳排放。

  崔伯龙说,部分地方还创新监管方式,探索开展核查人员考试“持证上岗”机制,保障核查人员专业水平达到技术审核要求;开展“飞行检查”,监督技术审核过程并评价核查人员能力;与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联合监管,对重点排放单位留存煤样进行复检,保障检验检测报告结果可信。

  据统计,2023年,我国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共组织92家核查机构2702名核查人员,对2022年度发电行业碳排放报告开展技术审核。

  “2023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碳排放核查机构、咨询机构、检验检测机构等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纳入刑事规制范围,明确量刑标准,发挥刑事司法的震慑作用。”崔伯龙说。

  市场手段优化资源配置

  《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指出,全国碳市场压实企业碳减排主体责任,在全社会树立了“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意识。

  今年4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收盘价首次突破百元每吨。在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该市场收盘价92.27元/吨,较上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涨1.17%。

  崔伯龙认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通过市场手段配置碳排放资源,使企业减排方式更加灵活,有利于促进行业减排。同时,碳排放权的绿色金融属性获得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的认可,撬动了更多绿色低碳投资,促进了我国能源结构调整。

  裴晓菲说,为有效解决配额盈余企业惜售、市场交易不活跃等问题,生态环境部提出配额结转措施。举例来说,对于配额存在盈余的企业,需要卖出其2024年度及其之前年度一定比例的盈余配额,才能将剩余部分结转为2025年度配额继续使用。经测算,当前结转措施将促使配额盈余企业逐步向市场释放与履约需求大致相当的配额量,能够更好平衡市场供需。此外,目前结转截止时间定为2025年12月31日,为企业留出了充足时间制订交易计划,避免短期内扎堆交易,导致碳价异常波动。

  崔伯龙建议,接下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应丰富交易主体和产品。目前只有二氧化碳一种温室气体纳入管控,行业范围仅仅只是发电行业,交易产品只有碳排放配额现货。随着钢铁、化工、水泥等行业逐步加入碳市场,以及碳排放相关金融衍生品的多样化,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活跃度将不断提升。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并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