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物流网-快递大全提供快递单号查询、快递网点查询、快递电话查询,包含国内外知名快递公司单号的查询、快递价格查询,同时用户可以发布快递供应信息。注册
新闻资讯企业中心产品中心行业展会同城快递同城物流单号查询知名快递快递网点快递电话地名查询邮编查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电商物流 > 内容

再投140亿元,奔驰携手在华合作伙伴加码本土化

发布时间:2024-9-5 9:40  来源:中国经济网

  9月4日,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宣布,计划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在华投资超14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丰富乘用车和轻型商务车的本土化产品阵容。

  自2025年起,梅赛德斯-奔驰将陆续投产中国专属的全新纯电长轴距CLA车型、长轴距GLE SUV 新车型,以及基于VAN.EA平台的全新豪华纯电MPV。其中,长轴距GLE SUV 新车型将首次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并提供中国专属的舒适体验和先进智能科技。

  昨日(9月4日),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宣布,计划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在华投资超14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丰富乘用车和轻型商务车的本土化产品阵容,并为中国客户带来 “无论油电,都很奔驰”的体验。

  从2014年至2023年,梅赛德斯-奔驰携手合作伙伴在中国投资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持续推进本土化,不断丰富“无论油电,都很奔驰”的豪华车型阵容,致力于给中国客户带来最符合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而自2025年起,梅赛德斯-奔驰将陆续投产中国专属的全新纯电长轴距CLA车型、长轴距GLE SUV 新车型,以及基于VAN.EA平台的全新豪华纯电MPV。

  具体来看,自2025年起,梅赛德斯-奔驰计划在与北汽集团的合资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投产基于全新梅赛德斯-奔驰模块化架构(MMA)平台的全新车型,包括专为中国客户量身定制的全新纯电长轴距CLA车型。

  此次投资的另一重点将用于中国专属的长轴距GLE SUV 新车型的本土研发和生产,长轴距GLE SUV 新车型也将首次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并提供中国专属的舒适体验和先进智能科技。从2010年推出第一款中国专属的长轴距车型——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E级车,到2011年的首款国产SUV车型GLK级,再到2019年后陆续在北京奔驰投产的电动车型,目前本土生产的梅赛德斯-奔驰车型已达11款,其中包括6款SUV车型,长轴距GLE SUV 新车型的加入将进一步丰富本土SUV阵容。

  此外,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务车所有新的中、大车型未来都将基于模块化、可扩展的VAN.EA电动化平台。此次宣布的投资将部分支持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福建奔驰)生产基于VAN.EA平台的全新豪华纯电MPV。

  除了多款“中国产品”逐步落地,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还将进一步参与北京、福州及周边地区的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及相关产业链发展,为当地新质生产力和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新动能,并与中国伙伴携手为中国汽车产业贡献力量。

  从2001年开启本土化进程至今,梅赛德斯-奔驰与产业链伙伴的合作,不仅提升了本土供应商伙伴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也支持了区域经济和汽车产业链的发展。以北京奔驰为例,其工业总产值从成立至今增长超50倍,并培养了超过5400名高技能人才和分布在质量管理、电动化、数字化等核心领域的数百名专家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福建奔驰则是自2017年起,就一直位列福州市工业企业纳税首位,截至2024年6月已累计实现产值超1112亿元,累计缴纳税收超167.45亿元。今年6月,福建奔驰二期项目顺利奠基,为VAN.EA平台车型落地福州拉开了序幕。

  深入本土化研发则成为梅赛德斯-奔驰在华提速发展的基础。梅赛德斯-奔驰中国研发始于2005年,现已发展成为德国以外覆盖领域最全面的研发网络,有超过2000名研发专家。近年来,梅赛德斯-奔驰不断加大在华研发投入,过去五年总计投入达105亿元人民币。

  今年4月,随着上海研发中心全新大楼的启用,梅赛德斯-奔驰位于北京和上海两地的大规模研发中心形成了在华“创新双引擎”,中国研发团队在越来越多的全球研发项目上发挥着引领作用。例如,全球下一代后排娱乐系统就是由中国研发团队负责开发,其软件开发仅用时18个月。福建奔驰依托梅赛德斯-奔驰在德国以外的首个商务车研发中心以及强大的本土团队,深耕产品设计、零部件开发、整车集成、测试与认证等多种功能模块的研发工作。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在今年内第四次访华时表示,“中国市场是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全球战略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我们电动化转型和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梅赛德斯-奔驰一直致力于在中国长期投入,深度参与并助力中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在不断超越中国客户期待的同时,不断提升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及全球的竞争力。我们将继续秉持‘在华发展,与华共进’的初心,携手中国伙伴共享长期发展机遇。”(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跃)

免责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并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